“特供”酒成本50元却卖数百元,假酒黑产内幕揭开!
发布日期:2024-02-05 17:32:40 浏览次数:
但销售价格却达600元到800元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2月2日视频
警方介绍,根据相关规定,目前市场流通的“特供”“内供”“专供”酒均系非法产品。这些“特供”假酒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2月2日视频
此案中,警方共抓获涉案人员53名,捣毁生产、销售、储存所谓“特供”假酒窝点12个,假酒包材180余种、85万余件,涉及非法商标标识240万余枚,查明销售金额2000万余元。
经梳理,涉案“特供”假酒名称有“国务院后勤采购酒”“中南海内招酒”“中央军委办公厅内招酒”“海、陆、空军部队特供酒”“中央警卫局接待用酒”“民航特供酒”“世博会专供酒”等多达27种、11000余件。
重庆市武隆区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政委曾光介绍:在涉案现场查扣的涉案样品,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实际上成本非常低。每一个瓶子里面的基酒以及外面的包材,整个成本不超过50元,卖到市场上要达到600元到800元的销售价格。
早在2013年,多部门就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同年12月,相关部门也要求酒类企业不准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
2022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通告,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名义,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营销宣传,严禁线上线下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吕卓表示:在此类案件中,制假犯罪分子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打着“特供”“专供”的名义欺骗、误导消费者,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所需的酒品、食品。
想了解更多质量资讯?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质量报》
本期主编:史玉成
本期小编:岳 倩
内容来源:央视财经